黄川溪成功“摘帽”重焕光彩

    本报讯 溪面无漂浮物,保洁到位,无异味……一大早,岛石镇黄川溪河长陈建波就沿着溪流上游排查,在河长记录本上记下黄川溪“体检”的详细情况。

    黄川溪自岛石镇大龙门山而下,与黄川村相依相惜。全长9.9公里的黄川溪是孩子们夏日里捉鱼摸虾的乐园,是妇女洗涤菜物的清池,也是老人消暑解乏的闲聊地。

    盛满岁月厚度的黄川溪,2014年却被定为一条“垃圾河”。向来面容姣好的黄川溪被五颜六色的塑料袋、每年“如约而至”的山核桃蒲壳毁了容,个人卫生问题不尽人意。

    在生活垃圾、生活污水、山核桃蒲壳的重重“压力”之下,黄川溪开始“消化不良”,积攒起了垃圾,一到夏天原本溪水一改往日的清爽,时不时散发出轻微的“体味”。

    为了准确制定水环境治理方案,镇村干部实地调研,走访群众,根据溪水污染的实际情况,给黄川溪把脉问诊开药方。去年下半年开始,镇村联动使出“杀手锏”,黄川溪成功“摘帽”。杀手锏有三样:分段分责、监控安装、清淤保洁。“强强联合”之下,黄川溪重焕往日光彩。

    黄川溪自源头而下,经过黄川村、岛石村,与仁里溪汇合。今年4月开始,黄川村和岛石村在各自负责的河段进行分段责任承包溪流,专人负责河道鱼类看护和河道卫生保洁工作。同时,落实村两委班子河段负责制,不定期巡查,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村里,要求两日内做好整改。

    黄川溪的变美历程中还用上了“电子眼”。溪流两岸安装21只监控设备,利用新技术做好河道的监督管理工作,使整条溪实现24小时监控,提升群众做好河道保洁工作的自觉性。“垃圾扔河的情况明显好转,山核桃蒲壳污染问题除了建立固定堆放点,监控安装也对蒲壳不入溪起到了促进作用。”村书记王灵敏说。

    每年天气一热,黄川溪间断性发出体味,主要原因在于底泥的大量淤积。“除臭”就要处理掉底泥。今年8月,黄川溪清淤3万余立方米,清澈见底的溪流一路轻快向东去。溪里的污染物被这样一番“折腾”后败下阵来。一年下来,黄川溪水体透明度已是原来的三倍。

    河道美颜很重要,实用安全性能的提高是关键。今年,借着美丽公路建设,黄川溪两岸进行大动作改造,推进堤防项目建设。镇里耗资30万将溪流急弯变缓,河道面比原来宽了近50公分。此外,3公里过村河道堤防也加固升级,两侧电线杆移位,河道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美化。

    垃圾河摘帽成风景,河道卫生宣传动员不能落,护河氛围要保持。后期,镇村将分党员、村民代表、沿岸群众三个层面进行宣传动员。特别是山核桃采收期间,增加巡查力度,确保蒲壳处理到位,不倾倒入溪。

来源:【临安新闻网】   作者:王苑阳   信息发布:程玉兰   添加日期:2017-12-29   
 

 

 
杭州市临安区岛石镇官方网站 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
浙新办[2004]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